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

德班會議觀察,媒體為什麼不談氣候變遷?





媒體為什麼不談氣候變遷,因為氣候變遷在八零年代初期被框架成科學爭辯,只有科學家(不,只有大氣科學家),才夠資格談氣候變遷。溫室效應、大氣中CO2濃度、氣候模擬、降尺度區域模式、雲化學、海氣交互作用,這些艱澀的科學術語使得氣候變遷的討論難以親近。


氣候變遷是全球現象,各地區的影響與因應對策也不盡相同。非洲的乾旱,亞洲感受不到,太平洋的熱帶氣旋,北歐難以體會。另一方面,氣候變遷也像是慢性疾 病,長期積累而成,一時難以察覺。到底氣候是如何變遷,變熱還是變冷?如果是全球暖化,為什麼不少地區的去年冬天卻變得異常寒冷?同樣地,在討論氣候變遷 幅度時,如果只關注全球地表均溫或年均降雨量,那根本無法解釋氣候異常。以台灣的2500公釐年均降雨量為例,多年來並無顯著變化,但降雨強度與降雨頻率 卻越趨極端。

至於氣變遷的成因,人為影響與太陽活動一直是長期爭論的焦點。1988年,聯合國氣候變遷諮詢小組 (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, IPCC)成立,結合超過兩千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家,對氣候變遷的成因、影響與對應政策做出科學評估,並分別於1990,1995,2001,2007 發表四次科學評估報告,為氣候談判提供科學依據。IPCC報告指出: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主要由於人類活動所造成,也就是說大量使用化石燃料、燒煤、燒油和 天然氣,以及因為清地伐林而破壞了森林固碳原有的碳匯功能,人為影響與太陽活動的爭論暫時得以歇息。

當天的討論由IIED的Mike Shanahan主持。其中北方的媒體記者質疑,長期以來,過多的氣候變遷報導,會不會造成大眾的彈性疲乏(fatigue),來自烏干達的記者 Wambi Michael則認為非洲大陸長期以來遭受AIDS肆虐,這種世紀絕症幾乎和非洲畫上等號,AIDS的相關報導在非洲已造成閱聽疲乏,氣候變遷反而是個新 興議題。來自奈及利亞的記者UgonmaCokey則建議以正面報導代替負面評論,媒體應該多發掘成功的適應案例,以社區為主,從生活周遭範例提升環境意 識。氣候變遷也與公共衛生相連結,來自澳洲Climate and Health Alliance的Fiona Armstrong則表示個人健康也是氣候變遷的切入點,比如氣溫劇烈變化會引發心血管疾病,沙塵暴事件也會引起呼吸氣管疾病,關心個人健康的同時,也間 接關注氣候變遷。

環境議題還可以透過專業或非專業的公民記者報導。在論壇中,我介紹了台灣目前興起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,主流媒體所忽視的議題,常常透過此途徑而得以浮現、討論並得到重視與回應,這股獨立報導的風潮為台灣媒體注入清新的力量。

EJN的執行長James Fahn表示:「It's time to bring all of this discussion together」。這七年來,EJN搭起了環境媒體與記者的平台,上千位的記者聚集並建構聯繫網絡。近四年來,資助並訓練150多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媒 體工作者,使得南北的媒體差距得以越過鴻溝。我希望Climate Communications Day─氣候溝通與傳播日,明年能持續舉辦。

本文選自: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72280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